【曲园精神大家谈】1988级校友戴连强:从曲园出发 做个顶天立地的人

七十载弦歌不辍,曲园精神熠熠生辉。为庆祝曲阜师范大学建校70周年,学校党委宣传部专门开设“曲园精神大家谈”专栏,从历史传承、时代使命等维度阐释曲园精神,凝聚共识、传递力量,让曲园精神在新征程中焕发更璀璨的光芒!

早接到通知,6月21日要回母校曲阜师范大学参加校友会第二次代表大会。妻知道后说,我也和你一起去吧,到时候正好送完初三毕业班了。妻和我是同级,我中文,她历史,不过她一直从事初中英语教学。上次回母校还是我们毕业二十周年的时候,当时带着还是高中生的女儿一起去的。21日午饭后我们就驾车从德州奔向曲阜了,一路高速,路况良好,不到三个小时就看到了魂牵梦绕的曲阜师范大学校门了。

我们先到洙泗宾舍(原招待所)报到住下,稍事休息就急切到校园走走转转,学校变化太大了,参天的树木更加郁郁葱葱,虽然是周末,到处可见用功的学生,还有很多身着学士服的即将毕业的同学在选景拍照,仿佛要把母校美景都留在记忆里。

我们首先来到曾经上过两年课的文史楼前,当时是中文、历史和政治三个系都在这个新落成的楼上上课,目前是文学院教学楼了,楼上有醒目的“厚德载物 自强不息”八个大字。还记得我就是在这个楼上向系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辅导员姜广强老师兴奋地向我们传达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精神,系党支部副书记王甦英老师和我入党谈话,在这里,我成为预备党员,团总支书记刘新生老师在我毕业留言册上写下“内圆外方”的四字箴言,党支部书记王培礼老师在我们毕业联欢会上跳起了高密大秧歌,也还记得我们在楼前做早操,同学们的欢歌笑语、音容笑貌宛如在眼前……,楼前后的草坪上,静置着很多历届校友捐赠的石碑石刻纪念,其中在楼前大树之间一块不算大的长方形石块上有刘新生老师题写的“膏沃光晔,根茂实遂”八个红色书法大字,这是出自韩愈的《答李翊书》: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 我理解就是刘老师勉励学子们:只有在学校里打好基础,将来才能行稳致远,为社会做出较大贡献。

再往东一眼看到了那架我们曾经熟悉的紫藤树,妻过去坐在树下的石凳上,我快速给她拍照留念,有好几个女同学正在树荫下复习功课。往南一看,终于找到了那棵曾经的迎客松,原来它的南面建起了一座高大的实验楼,尽管它长得很壮硕,也不复是当年的迎客松模样了。转眼往西看到立的一处石碑,写着“曲阜师范学院旧址”,是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应该包括旧文史楼和西联教室。西联教室是一排苏式建筑,共有五间教室,青砖青瓦,前出厦,斜顶,红色门窗。大一时,我们二班和一班在西联二合堂上课,三班在前边旧文史楼上课;大二时,我们二班和三班在西联一合堂上课,一班在旧文史楼上课。教室前边的几棵梧桐树更加粗壮葱郁,树周围砌上了圆形石凳,供同学们在树荫下学习,整个地面也铺成了大理石,干净平整。从西联一和西联二中间往北看到一棵梨树,树叶油亮,硕果累累。从背面再看教室,整个教室则被茂密的爬山虎所覆盖。再绕到西联一西首,看到墙壁上写着“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一行字,两个着学士服的女生正在以此为背景拍照,妻也兴奋地借来女同学的学士服让她们帮着拍照留念。

我们顺着林荫大道往北走,依稀还记得西边有澡堂、排球场、校医院,东边有个旱冰场,现在都不复存在了,看到有挂着“国际教育学院”和“国际交流合作处”牌匾的建筑物,以及学校团委、学生跳蚤市场、科圣墨翟的雕像。走到学生第三餐厅,我们进去找个座位坐下,喝点茶饮,寻找一下当年吃饭的感觉。她们当年的女生宿舍楼已经拆除了,前面的北操场已经变成一片银杏林,林下设置了很多供学生休憩、学习的坐位。还记得我们当年的开学典礼就是在北操场举行的,那时候新生只有1000多人,北操场也是学校经常放电影的地方。

沿着东侧林荫道往南走,发现了一座“犁牛之子”的雕像,石雕的牛非常有张力,雕像的创意来自中文系的张元勋教授,成语出自《论语雍也》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张教授对屈原颇有研究,讲课富有激情,经常有别系的学生来旁听,人满为患。我们最后来到了萃华园,当时还有围墙,现在是开放式的了,小桥、假山、大门还在,增加了荷花、喷水池,花园门前的图书馆成了校史馆了。记得图书馆西边墙山高处是包备武先生书写的“图书馆”三个大字。目前在萃华园北的图书馆名是赵朴初先生题写的。

晚饭后,我们在校园漫步,借着灯光,看了孔子雕像,到校大门口拍了夜景,校名取自毛体,遒劲洒脱。在大门口往西散步,上了孔府家酒命名的过街天桥。再往西就是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了。遥想当年,我作为二班团支部书记,曾经带领同学们到孔府家酒酒厂参观,清明节到曲阜烈士陵园凭吊,青年节到南沙河举办篝火晚会,还帮着学校西边的农民收割小麦。

22日上午,在校西区图书馆报告厅如期举办曲阜师范大学校友会第二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第二届校友会领导班子,266名校友怀着对母校的感恩之情从全国各地赶来相聚,谋划母校的发展。会后参观了中国教师博物馆。令人感动的是中文87级校友、山东明德物业管理集团老总刘德明在母校七秩华诞之际,再次慷慨解囊,无私捐赠1000万元,学校专门举办了捐赠仪式。新闻报道在校友群里一经发布,得到大家一致赞扬和祝福。刘德明在群里谦虚地表示:我个人的成长,得益于“曲园校训的滋养,曲园精神的传承,曲园平台的托举,曲园校友的帮助”。永远感恩母校!感谢老师,感谢校友!德明师兄高我一级,当时是系学生会主席,他那时候就很成熟干练,工作充满激情,充满正能量,他目前是省政协委员,经常提出有价值的高质量提案,在政协大会进行发言,无愧曲师大杰出校友的名号。

曲阜师范大学在社会上有着良好的声誉,建校70年来,学校深汲传统文化底蕴,厚植以文化人情怀,传承“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校训,发扬“勤奋、朴实、团结、进取”校风,发展成为一所省属重点综合性师范大学,为社会培养输送了大批德能兼备的人才。看到母校2025年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杰出校友代表刘涛教授在发言时说“感谢母校赋予我们那份‘顶天立地’的精神品格!”我想,正是曲园的精神追求,引领着一代代曲园学子胸怀理想、脚踏实地,在谦逊务实中不断追求卓越,在各个领域、各类岗位上建树时代新功、彰显曲园贡献。

虽然这次的母校之行来去匆匆,见闻有限,但仿佛又为我注入了无穷活力,激励我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发扬曲园精神,做个顶天立地的人。

(作者:戴连强,系1988级中文系校友)


编辑:李文振 编审:黄江滔

发布:曲阜师范大学新闻中心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