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生命科学学院,党委宣传部 文:刘文静,李文振 |
审核:王仁君,刘永礼 |
发布:2025/07/23
编者按:2025年,曲阜师范大学迎来70周年华诞。回首七十载,曲阜师范大学书写了弘文育人、兴学报国的精彩华章。迈步新征程,全校上下在学校党委领导下,聚焦建设高水平孔子家乡大学,迈出强化特色、追求卓越的奋进步伐。
格物以山川草木,体仁于鸟兽虫鱼。生命科学学院始建于1960年,前身为生物专修科,1976年成立农业技术系,1978年改建为生物系,2002年成立生命科学学院。从单一学科到本硕博贯通,从基础教学到服务“国之大者”,学院砥砺深耕六十五载,始终与时代同频共振,聚焦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教研相长、科教融合,为守护绿水青山培养了一批批人才、解码了一项项课题。
贯通式人才培养
让“种子”根植“沃土”
从植物和动物之间的“相爱与相杀”解析生物对称多样性,从基础实验到高水平论文发表的突破路径凸显“跨学科视野”的重要性,从本科直博的求学经历解读以“方向先行”驱动科研成长……日前,生命科学学院为2024级生物科学卓越班本科生量身打造“卓越启航”系列专题讲座,既聚焦生命科学前沿的“全景展示”,也注重科研思维与学术精神的“接力传承”,实现“导师引领-科研启蒙-实验室对接”三维联动。这是学院推动本科教育教学强基赋能、滋养逐梦成才“种子”的一个生动缩影。



生命科学学院构建了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贯通式人才培养体系,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入选国家级“本科教学工程”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入选山东省首批一流本科专业、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重点立项建设专业群。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省级一流课程3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1门。建设了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和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项、三等奖1项,承担省级教学改革项目30余项,其中重点项目5项。本科生江丽婷获得北京大学唐孝炎环境科学创新奖学金、齐秦荣登人民日报《2023—2024学年度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名录》;各专业一次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学院2025届毕业学子中有5个全员“升学上岸”的“学霸宿舍”,首届生态学专业本科毕业生49人中有37人成功考取硕士研究生继续深造。一批批逐梦前行的青年学子在生命科学学院这方沃土上绽放出向下扎根、向上成长的最美青春。

三年两获“国字号”重点项目
“人才引擎”驱动有组织科研
2022年,王庆贵教授团队服务“双碳战略”的研究课题创造了学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的历史性突破;2024年,韩士杰教授团队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研究项目,实现了学校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上取得的第二次突破。三年两获“国字号”重点项目的背后,是生命科学学院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的积厚成势。
生命科学学院近年来坚持加强有组织科研,引导科研人员对标前沿出成果、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五年来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省部级课题共计130余项、签订各类横向课题200余项,同时承担了国际合作课题、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科技部948项目、国家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子课题等,在国际顶刊Nature Communications、Microbiome等发表SCI论文500余篇,获山东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

标志性成果的产出,源自“人才引擎”的驱动。学院精准引培高层次人才,汇聚了乌克兰国家农业科学院院士、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打造了“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创新团队”“山东省省级教学团队”“山东青年创新突击队”等。
在学校迎来建校70周年之际,生命科学学院以重点办学指标的刷新献礼曲园七十华诞:2024年岁末,生态学上榜“2024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位居山东高校第1位;2025年年初,环境/生态学学科首次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


建好协同创新平台
服务黄河重大国家战略
“根据我们团队历时10年的持续监测,山东黄河流域已成为青头潜鸭繁衍生息的重要家园。”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团队长期致力于山东省黄河流域湿地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研究,系统掌握了该物种在山东省的分布、数量和受威胁因素等基础信息。2025年4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最新公布的世界极危物种青头潜鸭越冬同步调查结果,确认了重要栖息地16处,其中包括山东省的泰安东平湖湿地、济宁南四湖省级自然保护区、济宁采煤塌陷湿地等3处。这一团队的研究工作折射出学院服务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的实践探索。


从打造“院士论坛”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献智献策,到连续三届举办黄河生态保护交叉科学研究论坛;从牵头成立“黄河生态研究院”,到开展山东省重点河湖水生态调查评价……生命科学学院近年来充分发挥科研平台的聚合和催化作用,建设了山东省高校实验室“湿地生态与生物多样性保育实验室”,山东省高校强化重点实验室“南四湖湿地生态与环境保护实验室”,山东省重点实验室“生命有机化学分析实验室”,山东省高等学校协同创新中心“山东湿地保护与生物资源开发协同创新中心”,山东省高校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协同创新中心“黄河流域湿地生态与生物多样性保育协同创新中心”,不断探索产学研协同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实践。

“我们学院正迎来创新突破的战略机遇期。”院长王仁君表示,学院全体师生将以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奋进姿态,充分发挥本科创新培养体系扎实、前沿科研方向特色鲜明、学科区域引领力突出、产学研融合成效显著等核心优势,以重大科研平台建设、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标志性成果培养、高层次人才引育为抓手,全面提升学科核心竞争力。以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需求为导向,聚焦生命科学前沿领域,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与创新发展,深化产学研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助力“健康中国”与“绿色发展”,为高水平孔子家乡大学建设贡献生命科学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