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党委宣传部 文:刘文静 |
审核:刘永礼 |
发布:2025/08/06
七十载弦歌不辍,曲园精神熠熠生辉。为庆祝曲阜师范大学建校70周年,学校党委宣传部专门开设“曲园精神大家谈”专栏,从历史传承、时代使命等维度阐释曲园精神,凝聚共识、传递力量,让曲园精神在新征程中焕发更璀璨的光芒!
作为曲阜师范大学2006级本科生,2014年回校任辅导员至今,我的人生轨迹始终与曲园紧密交织,我的个人成长始终与曲园并肩同行。曲园精神于我而言,既是成长路上的精神土壤,更是育人实践中的行动指南。
顶天立地:精神高度与扎根情怀
曲园“顶天立地”的精神品格,早在创校初期就已奠定,也在70年办学历程中弘扬传承、生生不息。为解决山东省中等学校师资的问题,学校获批建校、暂借校舍开门办学,克服建校初期重重困境,坚守报国育人使命,成就圣地学府今日气象。70年来传承和践行着从“教育救国”到“教育强国”的百年梦想,曲师大以培育大国良师为己任,培养了一大批躬耕教坛、化育桃李的基层教育师资。校训“学而不厌”激励师生永葆求知热忱,“诲人不倦”勉励我们赓续杏坛薪火。

“顶天”是追求卓越的境界,“立地”是脚踏实地的担当。开创“为农业生产服务”先河的《公社数学》,推广全国的“长清模式”,展现了老一辈曲园人“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治学真谛。煤油灯下备课、田间地头调研的故事,正是“立地”精神的生动写照。这种精神在今天依然闪光:以崔久秀、武慧为代表的基层就业毕业生,自觉践行“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年使命;一批又一批扎根中小学的基层教育工作者,是对教育初心的最好诠释,也是曲园精神的最好注脚。
知行合一:立身之本与育人之道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从首届新生报到注册201人到今日3万余在校师生,曲园人始终在“知”与“行”的辩证中寻找教育的真谛。“知行合一”统合了校训与校歌精神,熔铸为曲园人最鲜明的品格特质。

侯元同教授带领学生在野外实习
生命科学学院堪称“植物活字典”的侯元同教授,年近花甲仍然亲自带领学生进行野外实习,实习考试从不使用图片,坚持使用他清晨上山采集的百种实体标本。在一份份标本夹里,夹藏着“知行合一”。

工整的笔记本和标本夹中镌刻着“知行合一”
从“土蒸馏釜”技术到实验室里的创新灯火,再到今日科研成果转化助力乡村振兴,一代代曲园人用行动证明——知识唯有付诸实践,才能实现其价值。这既是曲园70年办学实践的奋斗密码,更是面向未来的价值坐标。
薪火相传:曲园精神在育人实践中的绽放
“顶天立地”是曲园人骨子里的志气,“知行合一”是曲园人行动上的底气。从学生到教师,我亲历了曲园精神的双重滋养。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既要当好精神的传承者,更要成为创新的实践者,让大学精神真正成为滋养师生成长、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源泉。

有光的地方就有人“读书”的生动写照
站在建校70周年的新起点,我愿继续做曲园精神的“提灯人”,与学生们一起,在这片“有光的地方”读书、明理、躬行,让曲园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璀璨的光芒。
(作者:刘文静,系生命科学学院团委书记、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