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科学技术处,生命科学学院 文:吴晓阳,朱年磊,武楠 |
审核:杨月伟,王仁君 |
发布:2025/09/15
科学技术处、生命科学学院讯 近日,山东省科技厅发布了第三批山东省重点实验室立项建设名单,曲阜师大“山东省黄河下游湿地生态和生物多样性保育重点实验室”获批立项建设。至此,历时两年三批次的山东省重点实验室重组工作全部完成,学校原有的两个省重点实验室经过重组和新建,形成了“山东省智能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极端条件量子材料重点实验室”“山东省黄河下游湿地生态和生物多样性保育重点实验室”三个省重点实验室布局的高能级科研创新平台体系,数量创历史新高。

山东省智能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工业机器人车间
山东省智能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是由工学院牵头,联合山东陆海装备集团日照有限公司(原日照港船机工业有限公司)共建。张正强教授担任实验室主任,该平台聚集55名高层次人才,其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人、泰山学者特聘专家3人、泰山学者青年专家7人。实验室聚焦网络化系统信息处理、智能自动化与机器人系统、随机非线性系统控制、新能源自动化装备四大方向,主攻智能控制共性关键技术攻关,破解技术应用中的重大科学问题,力争建成省内一流、国内领先的省级重点实验室,为山东智慧港口建设及科技创新提供核心支撑。

山东省极端条件量子材料重点实验室——量子金刚石部分产品
山东省极端条件量子材料重点实验室由物理工程学院牵头,联合山东天久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共建。刘晓兵教授任实验室主任,核心团队包含国家级青年人才2人、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专家1人、泰山学者青年专家11人。实验室紧扣国家及山东省战略需求,以极端高压技术为核心基础,重点开展高品级量子金刚石等量子材料前沿技术研究,以及其在未来信息器件中的应用基础研究,助力山东在量子材料领域抢占技术制高点。

山东省黄河下游湿地生态和生物多样性保育重点实验室——青头潜鸭的基因组结构圈型图
山东省黄河下游湿地生态和生物多样性保育重点实验室由生命科学学院牵头,联合河南大学、山东省鲁南地质工程勘察院共建。张洪海教授任实验室主任,平台聚集89名科研人员,其中国家级领军人才4人、省部级人才12人,人才阵容雄厚。实验室面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针对湿地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锐减、生态修复技术不足等关键问题,重点突破湿地生态结构与功能退化机制、生物多样性维持与丧失机理、动植物种质资源保育、退化湿地生态修复治理、生态环境监测与数据模拟等理论与前沿技术。其组建将填补山东省湿地生态保护与修复领域的技术空白,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科技支撑与智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