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育人故事·第34期】马春梅:亦师亦友育桃李 春风化雨润心田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为引导广大教师砥砺立德树人初心,担当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党委宣传部、党委教师工作部特推出“我的育人故事”专栏,邀请获得各种荣誉的教师讲好自己的教书育人故事,以榜样的示范表率和引领带动,传承中华师道精神,弘扬优良师德师风。

讲述人】马春梅,副教授,硕士师导师,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网络工程系主任,日照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荣获曲阜师范大学“优秀教师”“学生就业指导教师”“科技创新优秀指导教师”“我喜爱的曲园好老师”等荣誉称号;主编本科生教材6部,建设金课堂课程1项、山东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项、省级重点教改项目1项;获山东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曲阜师范大学第四届教师教学创新比赛一等奖1项。

花蝶之名寄深情

廿载耕耘育芬芳

2001年,我本科毕业留校任教,那是QQ刚刚面世的年代,我的第一个QQ起名为 “花恋蝶”,这个充满诗意的名字背后,藏着我对教育最深情的告白。在我眼中,教师是静静绽放的花朵,学生则是翩翩而来又飞向远方的蝴蝶。花朵始终敞开怀抱,等待蝴蝶采撷知识的花蜜,更满心期许蝴蝶能振翅高飞,奔赴广阔天地,即便分离,那份牵挂与思念也永远留在原地。我怀揣着这样的情怀,在高校计算机教育的讲台上,耕耘了 24 载,用热忱与智慧书写着育人篇章。从青涩留校任教,到成为学生心中的 “引路人”,我始终以良师益友的身份,陪伴着一届又一届学生成长。

青春初绽融学子

星火点燃求知心

初登讲台时,我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讲授公共课。因与学生年龄差距小,很快就和学生打成一片。课间休息时,教室里总会出现这样温馨的一幕:学生们围坐在我身旁,或讨论计算机知识,或分享生活趣事。全班 113 名同学,每个人的名字都牢牢记在心里。这份用心也产生了奇妙的 “化学反应”,在我的感染下,原本对计算机课程或许只是完成课程任务的学生们,纷纷燃起了继续学习的热情。全班同学无一例外,都报名参加了国家计算机二级考试,这份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正是我播撒下的种子结出的硕果。

当年课堂上的青涩少年们,如今已在计算机领域崭露头角,成长为独当一面的 IT 精英与行业管理者。多年后的某天,已是企业老总的她重返母校,踏入熟悉的校园,仿若昨日我们才分别,深情拥抱后便席地而坐,相谈甚欢,忆往昔,不觉夜已深,我送她回酒店,她再送我回校园,这来来回回的执着,是那扯不断的师生情谊。

革新教法传知识

润物无声塑三观

走进专业课课堂,我是锐意革新的 “教学先锋”。教学手段不断迭代,从传统的粉笔板书,到生动的 PPT 演示,再到便捷高效的智慧课堂,我始终紧跟时代步伐,只为给学生带来更好的学习体验。在教学内容上,我以 OBE 为导向,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确保教学成果契合学生自身发展需求,让每个学生都有收获。我的课堂,没有枯燥的说教,只有轻松幽默的氛围。我用生动的案例、诙谐的语言,将晦涩难懂的计算机知识变得通俗易懂。在讲解数据库知识时,我常常将知识点与生活中的实例联系在一起,将家国情怀、尊师重道、感恩父母、为人处世、个人安全、协作奉献等理念悄无声息地融入其中。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让抽象的知识变得鲜活起来,课堂气氛温馨融洽,更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后来回顾这些教学片段,我才意识到,这不就是一直倡导的课程思政吗?

我关注着课堂上的每一位学生,无论是坐在前排积极互动的,还是坐在角落略显羞涩的,都能感受到我的目光与鼓励。我乐观积极向上的教学风格,如春风化雨般,悄然影响着学生,凭借这种创新的教学理念与实践,我的教学成果获得了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这既是对我教学工作的肯定,也激励着我继续探索更优质的育人方式。

课余相伴解烦忧

家中温情暖人心

课堂之外,我是学生们信赖的 “知心朋友”。学生们遇到生活中的难题、学习上的困惑,总会第一时间找我聊聊。我的家,时常充满欢声笑语,因为这里是学生们的“第二个家”,大家喜欢来这里 “蹭饭”,品尝我亲手做的家常菜,感受家的温暖。有时天色已晚,我不放心学生独自回宿舍,便亲自护送;学生遇到经济困难求助于我,我二话不说掏出钱借给学生;学生倾诉烦恼时,我耐心倾听,用自己的人生经验为学生答疑解惑、指引方向。

曾经有个学生在考研复习时压力过大,整夜失眠。我得知后,把她叫到家里,给他煮了安神的粥,陪他聊了一整晚。我告诉他考研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尽力就好,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在我的开导下,他调整好了心态,最终成功考上了理想的学校。

岁月沉淀师生情

殊荣铭记教育心

这份亦师亦友的情谊,在岁月中沉淀,开出了绚烂的花朵。走在校园里,不时会有学生停下脚步,亲切地和我打招呼,甚至有学生突然站在我面前,真诚地说一声 “谢谢老师”。虽然我常常记不起是因为什么帮助了这些学生,但每次听到这样的感谢,我的内心都充满喜悦与感动。每逢节假日,我会收到毕业多年的学生发来的祝福,那一句句 “老师节日快乐”,仿佛有着神奇的魔力,瞬间驱赶了我所有的疲倦,让我的心中无比温暖。书房里挂着学生送给我的亲手画的国画,书橱里放着学生送给我的书——《幸福在当下》,书包里装着课间学生悄悄递给我的糖果和饼干。得知我患有过敏性鼻炎,有学生特意把老家里管用的方子告诉我。那个留了两级重修我课程的学生,总是默默坐在教室最后面。我没有忽视他,经常走到他身边,耐心提醒、鼓励他好好重修,争取顺利升级。毕业时,这名学生带着父母一起见我,孩子的母亲告诉我:因为孩子学习不好留级重修,曾一度迷茫自卑,是我的关心与督促,让孩子重拾信心,最终顺利毕业。这份迟到的感谢,饱含着一家人深深的感激之情。

最让我惊喜与感动的是,孩子们投票评选我为 “我喜爱的曲园好老师”。在毕业典礼前一天下午我突然接到通知去彩排时才知道这个消息,我心中满是震撼与温暖。这不仅仅是一份荣誉,更是学生们对我二十余年教学生涯的深情肯定,是我人生中最具含金量的奖励,它让我更加坚定了在教育之路上继续前行的决心。

24载时光,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我用爱与责任诠释着教师的真谛,既是传授知识的良师,更是相伴同行的益友。正所谓:愿倾热血育桃李,甘守杏坛写春秋,矢志教坛终不悔,长将烛火照新程。


编辑:孙红梅 编审:黄江滔

发布:曲阜师范大学新闻中心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