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党委宣传部 |
|
发布:2025/09/30

【报道全文】
当千年雅乐在金声玉振中庄严奏响,当古老仪轨与青春身影在大成殿前交汇,一场穿越时空的礼乐对话在9月28日的2025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公祭孔子大典上生动呈现。这场精彩演绎的背后,站立着曲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百余位师生志愿者。他们以专业素养与青春热情,完美承接古老礼乐,生动诠释学校扎根传统文化沃土,践行“以文化人”育人理念的生动实践。
为保障祭孔大典特别是新增大型编钟乐舞《金声玉振》环节的圆满呈现,曲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精心组织,择优选拔了170余名师生志愿者,组成了一支涵盖乐生、舞生、礼生等多角色的雅乐演出团队。在长达半个多月的集中排练中,师生们面对古典雅乐舒缓深沉的节奏、传统乐器的独特技法以及厚重礼服的体力考验,充分发挥音乐舞蹈专业优势,在指导教师的悉心带领下,反复品味、打磨每一个音准、每一个动作、每一个仪式环节,最终让编钟、编磬、古琴等古乐器重焕生机,完美展现了“诗、乐、舞”一体的儒家礼乐精髓,赢得中外嘉宾高度赞誉。
这更是一堂走出课本、直抵心灵的沉浸式思政课。从演奏古乐器到演练八佾舞,年轻学子们在身体力行的实践中,深刻理解了“礼乐相济”的儒家精神。孔庙与万仞宫墙下,他们专注排练的身影,本身即成了一道连接古今的文化风景,吸引众多游客驻足。
“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沉浸式体验,”大三学生矫雨辰分享道,“我们触摸的不仅是编钟的古朴,更是文明的血脉。这让我清晰地认识到,作为未来艺术工作者,我们肩负着文化传承的使命。”
曲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肖桂彬教授表示,学院始终坚持将人才培养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此次选派师生服务孔子文化节,成功搭建了一座连接“传统”与“现代”、“学术”与“实践”、“专业”与“传播”的桥梁。这既是“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特色教学理念的生动体现,也有效推动了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同时在服务社会中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展现了曲园师生在推动文化繁荣发展中的积极作为与责任担当。
此次曲园师生成功服务国际孔子文化节,再次印证了曲阜师范大学在依托地域文化优势、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人才方面的积极探索与显著成效,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写下了浓墨重彩的青春注脚。(黄江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