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党委宣传部 国内合作处 |
审核:刘永礼 孔宪福 |
发布:2025/04/25
有一种记忆叫大学,有一种情怀叫母校,有一种故事叫曲园。党委宣传部、国内合作处联合推出“我的曲园情”专栏,邀请海内外校友用文字定格与母校的记忆,钩沉时光深处的曲园情怀。本栏目主持人、党委宣传部教师思政工作科秦淑文欢迎您共叙曲园情(电话0537-4456002)
【讲述人】赵新安:曲阜师范大学1989级历史系校友
我是1989年考入曲阜师范大学的,那时候学校的饭菜很便宜,滋味也好。
一般的炒菜是4毛钱一份,如果是土豆烧鸡块要卖到6毛钱。9毛钱的是红烧排骨,我一般跟同学合伙,再加3毛钱,买1块2毛钱的红烧排骨,要求多加些汤,浓浓的汤汁,滋味醇厚,很下饭。
大学里的饭菜,尽管是大锅菜,但是烧的特别好吃。有一道菜,是菜花烧牛肉,只要5毛钱,菜花烧的糯糯的,肉汤的滋味全都融入到菜花里面,有一段时间,我几乎天天买来吃。还有一道菜,是酱汁肉片,鲜嫩的肉片浸在浓浓的酱汁里面,酱香的味道浓香醇郁,很独特,再加上一勺青菜,素菜荤吃,口味不错,也是我常吃的菜。
早餐也丰富,还便宜,油条才一毛钱一根。食堂卖的豆腐乳,是佐粥的佳品,早上到食堂,买来馒头、白粥,再买一块豆腐乳,放在饭盒的盖子上,喝一口粥,用小勺切一块豆腐乳,放在嘴里抿着,慢慢品味,滋味棒极了。汤汁也好,可以掰一块馒头蘸着吃,不舍得浪费。一块豆腐乳正好能吃一顿早饭,实惠方便。
高年级的老乡总结说“山大的名、山师的院、曲师的菜”,他对学校的饭菜很满意。学校处于乡下,周围就有菜地,物资供应丰富及时,蔬菜新鲜,花样也多,营养丰富。
我记得我们那个时候一个月有50多元的生活补贴,当时物价便宜,生活足够用了,减轻了家里的负担,也提升了营养。这也是我报考曲师大的原因之一。那时候家里收入低,比较困难,供养学生不容易,师范大学补贴多,可以减轻家里的负担。
上中学时,学校伙食不好,营养跟不上,我很瘦,满脸菜色。中学的食堂,仅仅是用草席临时搭建的一间伙房,吃饭在露天的院子里。食堂只提供蒸熟的馒头和开水,没有炒菜。很多人从家带些咸菜来。腌过的生咸菜,齁咸且苦涩,没有营养,佐餐而已。街上有卖豆腐乳的,大家凑钱买了一罐头瓶,夹一块,抹在馒头上,吃着挺香,那一年记不清吃了多少瓶豆腐乳。
中学伙食不好,也不太卫生,给肠胃也带来拖累,上厕所经常会解出鲜红的血来。当时学习很紧张,也没时间到医院去看看,后来才知道那叫结肠炎。也因为营养不良,学习压力又大,我还患上了严重的失眠症。营养不良、功课繁重,再加上漫长的肠胃炎,让我瘦骨嶙峋,高中毕业时体检,体重只有90多斤。等到升入大学,伙食好了,营养跟上了,卫生条件也好,结肠炎自然痊愈了。吃得好了,学习压力小了,我的睡眠也好起来了。
大学里的伙食好,营养丰富,我的体重在逐渐增加,脸上慢慢显露出健康的光泽。空闲时间也多了,我每天早起一会,去拉单杠和压双杠。拉单杠对前臂、上臂、肱二头肌、背阔肌的锻炼效果显著,压双杠对胸大肌锻炼效果明显。运动量大,饭量也大起来,一天可以吃十几个馒头,二斤的饭量。一年下来,我的胸廓扩张开了,胸大肌膨胀起来了,进出校门,保安看我穿着紧身的短袖衫,挺着鼓鼓的胸大肌,会开玩笑似得给我来上一拳,看看我能不能承受的了。前臂和上臂的肌肉也发达起来了,握紧拳头,上臂往上抬,就可以看见肱二头肌鼓鼓的,像小松鼠一样在动。书上说“用进废退”,锻炼必须长期坚持,否则就会前功尽弃,我坚持了整整四年,矢志不移,风雨无阻。到毕业时,再体检,我的体重净增四十斤。
大学阶段对我来说,是人生逆旅中一个重要的休养生息的驿站。大学四年,我体力恢复了,睡眠好了,身体也逐渐发育起来。中学阶段被榨干的躯体,在大学阶段得以补充恢复,为我下一阶段的生活和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平生塞北江南,读硕士、考博士、做博士后、工作,我先后经历过五所大学,很多还都是名校,但是我对在曲师大读书时的那段经历,记忆最为深刻。朴实美丽的校园,四季分明的季节,还有丰盛便宜的伙食,让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