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院讯 5月16、18日,首都师范大学燕京人文讲席教授、中国乐府学会会长赵敏俐先生做客曲园,为文学院师生带来《<诗经>与"诗教"》《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问题与方法漫谈》两场学术盛宴。

首场报告中,赵敏俐教授以"诗教"概念的源流考辨破题,通过解析《论语》中孔子论诗的经典篇章,揭示出"温柔敦厚"这一诗教核心内涵。在系统阐释《诗经》的编纂体系与历史地位后,创新性地从情感维度、伦理建构、艺术表现等十个层面解读《诗经》的经典性特质。通过《小雅·蓼莪》的孝悌之情、《卫风·淇奥》的君子风范、《小雅·鹿鸣》的礼乐文明、《关雎》的比兴艺术等经典案例,生动呈现了周代诗教传统对人格塑造与文化传承的重要作用,并着重强调诗教精神在当代社会的现实价值。
第二场报告聚焦学术研究的方法论体系。赵敏俐教授结合自身从乡村知青到博士生的成长历程,提出治学三要素:以理想为帆的精神追求、以勤勉为楫的治学态度、以自主为舵的研究能力。通过分享本科论文《〈毛诗序〉作者问题辨说》的写作经验,深入剖析问题意识培养与逻辑思维训练在古典文学研究中的关键作用,鼓励青年学者建立"以问题为导向,以方法为路径"的研究范式。
互动环节中,师生就"诗教传统的现代转化""数字人文对古典研究的影响"等前沿议题提问,赵敏俐教授结合最新研究成果作出回应,现场学术氛围热烈。